侬知道,2025年全国的死亡人数估摸着会飙到1200万咧,比2017年多了整整两百多万
说实话这波“需求红利”可没啥人真正捞到好处
殡葬行业不是应该火得不行
结果,行业龙头福寿园,利润倒戈反跌,亏了个2.61亿
这事儿讲真,真没想象中那么简单
一、价格“腰斩”,行业在变
你瞧瞧,墓穴的单价也跟着腰斩,从原本的12万掉到不到7万,哎呀妈,这不是普通的打折
是整个行业的逻辑都颠覆了
你说,这不就是市场在洗牌,传统的那一套“买墓、葬礼、祭祀”这套路
年轻人说了算:不是他们不孝顺,是这个买卖
咱们都知道,人口红利在那儿,需求还挺大
但怎么偏偏行业反倒亏得厉害
其实,大家心里都清楚,殡葬业就像个“永动机”,人总会死
可是,咱们看到的情形是,2025年上半年,传统殡葬的增速已经掉到只有8%,这比之前两位数的增长
真是像是“突然断电”一样
很多殡仪馆的基本套餐订单,竟然掉了两成
福寿园那边的经营性墓穴销量也少了快四分之一
这么一看,市场的“需求”似乎变了味
更令人难过的,是那种“价格战”
说起来,墓穴的价格从12万直接跌到6.34万
这可不是打个折那么简单,是真正的价格“跳水”
这个事情不仅仅是个别企业的情况,整个行业都在这样“拼命降价”
市场份额也是一天天被蚕食,从2020年的58%,掉到2025年的42%
表面上看,似乎市场在萎缩
但其实是一场“结构革命”在发生
中国的殡葬市场还在增长,预计到2030年能达到4114亿元,可这些增长,主要靠生态葬、数字葬这些新玩法撑起来
传统那一套,已经不再吃香了
二、年轻人不买账,死了也不想花冤枉钱
这事儿其实挺耐人寻味的:不是没有人死,而是死了以后
钱也不愿意花那些冤枉钱
咱们身边的年轻人,挺是北京、上海那些大城市的,墓地一平方米能卖到几万元,比房价还高,老实讲
更关键的是,这钱花得也不长远——大部分墓地只有50年的使用期限,期限一到
你想想看,活着还得还房贷,死了还得交“物业费”
年轻人听了都觉得荒唐,哪有这么折腾的
咱们那一帮90后、00后,调查显示,62%的年轻人觉得,葬礼费用控制在1.5万以内
比他们父母那辈少花了整整40%
其实,他们更愿意把这笔钱花在老人活着的时候——买点好吃的、搞点旅游、享受天伦之乐——而不是一场“花架子”的葬礼
你想,纸扎跑车、纸糊别墅、堆成山的金银财宝,谁都知道,那是给“活着”看的
更离谱的,是行业里面的乱象
你知道的,公益墓地被违规卖给外地人,一个村级墓穴竟然能卖到32.8万
咱们农村也能搞出“高价墓”了
还有“活人墓”“家族墓”这类乱七八糟的事层出不穷,监管也有点“下不去手”
你说,骨灰都埋下去了,想挖出来处理都不行,这个制度设计
三、年轻人怎么看待“死后排场”
这些“乱象”让年轻人觉得实在太不靠谱了
不是因为他们没钱,而是对“厚葬薄养”的那套做法
其实,咱们都知道,年轻人更在意的是“生前陪着”
你要问他们怎么送别亲人
答案是:环保、节俭、科技感满满
生态葬这块,最近几年真是火得不要不要的
树葬、草坪葬、海葬,这些“绿色环保”的方式
到2024年,生态葬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1.4%,清明节期间
绿色祭扫的人数超过了七成
很多人选择火焰树、大白百合什么的,花瓣飘落像“自动撒纸钱”,尽管看着有点黑色幽默,但其实代表的
是他们对逝者的怀念和寄托
地方政府也跟着“点子”走,比如湖南江永县,奖励骨灰撒散的赠金就有3000元
树葬、草坪葬也有2000元的补贴
这不是单纯省钱,而是一种新式的“仪式感”
更厉害的,是科技的助力——VR追思会、区块链寄存、元宇宙陵园,这些新鲜玩意儿
让“送别”变得超级个性、好玩
年轻人可以在虚拟空间里为逝去的长辈建个“家”,上传照片、视频,节日点开还能“看望”他们
四、“死后经济”在变,行业也在变
那要是买不起墓地咋整
有人干脆买房当“坟地产”了
在天津静海,就有个小区,里面放了十万个骨灰盒,那个场景
产权还有70年,比普通墓地的50年还多20年,不让活人住
尽管听着挺怪的,但确实存在
这个“死后经济”,不再靠信息差赚“暴利”
比如,2025年清明节前,民政部出手,要求所有殡葬机构必须公开收费标准,不能强制消费
这点挺能露出来“良心”
《殡葬管理条例》也在修订,提要求、定标准、补贴增加,火化率要提升
生态葬补贴从2000涨到3500元
福寿园也在主动转型,传统墓穴业务缩水
生态葬服务反而涨了30%
还有,还出现了新职业——“生命规划师”,帮人提前安排“身后事”,包括临终关怀和生前预嘱
客单价还可以达到2万块
未来几年,这行业就像“高速列车”,基础服务由国家保障
碳排放这块,到2027年前,行业要减30%,用上可降解骨灰盒、太阳能焚化炉那些绿色技术
以至于咱们中国的企业,也开始“走出去”,把“传统礼仪+现代服务”的模式,推广到东南亚、非洲,借鉴日本“社区葬”和欧美“生前契约”的经验
五、结语:不是冬天,是春天的热身
其实,这一切都在说明一个事:不是没人需要这事儿
而是大家都不愿意再为那套“死要面子”的排场买单了
年轻人说了,想要的,是更有意义,不浪费
行业也在变,少了信息不对称赚“暴利”的套路
反而变得更尊重生命、更贴心
说到底,这场“寒冬”,其实是一次大洗牌
是行业的“春天在酝酿”
春天什么时候来,咱们还真不清楚,但可以肯定
未来的告别会更舒服、更懂得尊重生命的价值
生命可贵,告别的方式也要跟着时代变,不一定非得花大钱
更重要的,是那份真心和温情
配资网上配资网站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