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一提起德安德烈·艾顿,脑子里蹦出来的词儿,不是“软”,就是“不上进”。
可就在前阵子一场球,这家伙几分钟里,硬是抢下了12个篮板,里头还有5个是前场板,顺手拿了14分。那股劲儿,哪像个软蛋,简直跟饿狼一样。
全队的正负值,他最高。
这就怪了。一个能打出这种表现的人,怎么会被人念叨了这么多年,说他不行?
这事儿吧,你要是光看艾顿,是看不明白的。问题不出在他身上。
得看当教练的那个人,蒙蒂·威廉姆斯。
在太阳队那会儿,蒙蒂脑子里好像就给艾ton画了个框。他觉得艾顿就该是个蓝领,干点粗活累活,抢抢篮板,给后卫做个墙,然后等在篮下吃个饼,完事。
大学里那一手漂亮的中投?多样的进攻脚步?
对不起,用不着。
蒙蒂的战术本上,好像没给这些东西留地方。
有好几次,摄像机直接拍到他俩在场边嚷嚷,那气氛,尴尬得能冻住空气。一个想证明自己不止会吃饼,一个就认准了你只配吃饼。这球还怎么打?
这就是根子。一个人的天赋,就这么被教练的固执给捆住了。
你再去看数据,更有意思。
2021年太阳队杀进总决赛那年,艾顿季后赛的投篮命中率,高达65.8%。这是个什么概念?就是他出手,十次有六七次都能进,效率高得吓人。
可他一场比赛才投几个球?
10个。
一个状元秀,球队的正印中锋,在季后赛这种级别的舞台上,场均就出手10次。
这简直是在开玩笑。
手里握着一把几乎不会打偏的枪,但就是不给子弹。你说这叫什么事儿。
球队天天喊着“内外结合”,听着挺美,实际上呢?内线那个“内”完全成了摆设,成了给外线明星们拉开空间的工具人。艾顿在场上,很多时候是孤立的。他打得好的那几个球,根本不是战术跑出来的,倒更像是在战术跑死了之后,他自己硬拼出来的。
所以,那不是体系的胜利,是他个人能力的“自救”。
后来,那笔惊动联盟的大交易发生了。
利拉德去了雄鹿,艾顿被送到了波特兰开拓者。
对很多人来说,这是被球队放弃了。但我倒觉得,对艾顿来说,这更像是一次解放。
在太阳,他前面有布克,有保罗,进攻端的好机会,怎么也轮不到他先挑。他永远是第三选择。
到了开拓者这个要重建的队,人家直接把话挑明了:你就是我们未来的内线核心,是这帮年轻人的顶梁柱。
这感觉完全不一样了。
就像你在一个大公司,能力再强也只是个螺丝钉,上面总有几个大佬压着你。现在把你调去一个新项目,直接让你当主管。
这是他等了太久的机会,一个能真正说了算、放开手脚干的机会。
所以你看,艾顿从来就不是什么废柴,他是一块好料,只是之前没被用到点子上。
一支球队最大的敌人,有时候不是场上的对手。
而是自己脑子里那套想当然的、不切实际的建队思路。你不能指望一辆跑车去拉货,也不能让一个投手去干苦力。
真正的浪费,不是球员打得不好。
而是你明明知道他能做什么,却偏不让他做。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配资网上配资网站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