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目新闻记者 张聪
辞别石鼓书院的千年战鼓与三江壮阔,少年团顺湘江而下,直抵衡阳苍翠之间的东洲岛上。
在这里,古老文脉借数字科技涅槃重生,少年们将探秘古人为纪念王夫之先生所建的船山书院。当沉寂百年的思想殿堂,被数字光影重新点亮,当船山先生的哲思精魂,借AI跨越时空荡出回响,《少年书院行》第十三期研学终章就此应约而至!
今晚的节目中,少年们会一起观览以AI技术复刻出的船山先生人生章节,接力讲述王夫之生平。
文化使者“雁公子”以学问之道本在不断求索为引,向少年团再次发出考问。朱熹、韩愈、杜甫、欧阳修的名号渊源暗藏玄机,少年们认真琢磨、灵活应答,悉心聆听沈阳市教育研究院历史教研员王磊的专业讲解,于书院研学中实地考察、实时互动、沉浸体验,扎实学习到了历史知识。
展开剩余58%行至充满科技氛围感的藏书阁,便可听取少年团“哇”声一片。船山书院数字技术的全面运用令众人耳目一新。AR技术让《周易外传》的字句“活”了过来;少年们与AI“船山先生”笑谈古今,满眼皆是发自青春年华的好奇,从代表著作问到餐饮口味,“船山先生”满腹经纶,一一道来。传统书院的厚重与现代科技的灵动,在此刻完美交融,相得益彰。
打卡完船山书院后,主持人郑方一以地图道具板带领少年团回溯走过的书院记忆,与《少年书院行》学术顾问邓洪波教授一同共话文化传承。每一张印记贴纸,都是少年们至深至切的青春感悟。
从岳麓书院回荡的朱张会讲余音,到白鹿洞书院萦绕的书声琅琅;从嵩阳书院延续的理学薪火,到应天书院树立的兴学典范;从石鼓书院见证的三江汇流,到船山书院浸润的东洲烟雨……少年团的足迹循着文脉纵深一路铺展,六所书院如璀璨明珠串联起的,既是生生不息的书院文化根脉,更是奔涌千年、从未断流的中华文明长河。
今晚就是书院文化盛宴的收官之约。看少年们如何带着整季的感悟,续写属于新一代的 “书院行”!
(图片由湖南卫视官方提供)
(来源:极目新闻)
发布于:湖北省配资网上配资网站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